MacBook Pro 14 寸 快速上手体验
发售第二天,终于可以订购了。早晨立刻下单,因为修改了配置,所以显示 11 月 12 日到 11 月 19 日送达。中间就是无奈的等待。其中 16 寸发货比较快,基本上都要比显示时间提前几天到两周不等。14 寸没那么幸运,基本上都是按点发货。
开箱、评测网上满天飞,本文我说说我的感受,都是网上其他人没提到的。
配置选择
本次可以选配的配置特别多。主要配置上:
CPU 可以选择(CPU-GPU-AI)
- M1 Pro 8-14-16 核
- M1 Pro 10-14-16 核
- M1 Pro 10-16-16 核
- M1 Max 10-24-16 核
- M1 Max 10-32-16 核
内存可选择:16/32/64G
可以看出,CPU 主要在显示核心上,所以我就选了入门的 10 核配置。GPU 太高我用不到。内存上,由于没办法虚拟机了,所以 64G 意义不大。
最终我购买的是 M1 Pro 10-14-16 核,32G,512G。价格 19499 元。
因为我硬盘用不了太多,所以没升级,否则来看,升级硬盘绝对划算。因为这次硬盘速度特别快。
和 2015 款比较
周六收到货,晚上加班回家体验了 2 小时,今天体验了几个小时。简单拍拍图,说说感觉。

左侧接口回归 2015 款,主要是升级。特别是 MagSafe 充电器从第二代升级到第三代。尺寸是不一样的,新款更薄,所以不通用。而且新款改为 TypeC 接口,不再是和电源一体了。

右侧接口亦如此,常规升级,和 2015 款一致。特别的,SD 卡支持 UHS 二代了(就是两排金手指卡),速度更快了。


正反面区别不大。主要是更加方正。
重量上,和 2015 感觉差不多,但是拿在手上手感反而好。可能是比较方正的原因。
整体感觉没有老款结实,外壳有一种铝皮的感觉。但是实际还挺结实的。其实是底部电路板之类和底壳中间有空间,敲击起来是空空的感觉。

按钮主要在大小和手感上面。手感不错。


确实,这一代是边框最小的。比起 iPad 之类都不觉得大。但是如何和手机相比,还是中规中矩吧。说实在的,窄边框这不很正常么,之前算是不正常吧。


刘海我觉得还好,有的时候明显,有时候不明显。我并不感觉突兀。但是问题还挺多的,下文会说到。
整体上手体验
整机来讲,非常爽。和 2015 款重量差不多,带着走的手感还不错。至少我觉得比 2015 款更好,没有那种割手的感觉。
键盘的手感也不错,至少笔记本中我认为算是第一梯队尾巴吧。老的 2015 手感像是第三梯队。颜色非常耐看,尤其是键盘区域底色的黑,一体感非常强。
屏幕感官上,是艳丽不 少。但是没有第一次用 iPad Pro 那种感觉。目前 ProMotion 感知不大。
性能上,CPU 感觉快一些,比起 2015 款这是非常正常的表现。甚至我感觉没有超过预期。自己用 nodejs 有个垃圾脚本测试速度,发现新款大概是老款的 2~3 倍。不过新款 CPU 占用率比较低。
内存没什么感觉,因为还没有正式使用。
硬盘倒是最明显的,速度快了太多了。所以如果想要大容量,直接官方升级,不要考虑外接硬盘 SD 卡。远不如官方体验好。
刘海那地方使用起来真的要命。尤其是右侧我有很多图标。我用了 iStat Menus
后,原本不富裕的右侧几乎就没什么地方了。

这样后续再有图标,就会被"黑洞"吃掉了,看不到了。其实他还是存在的,只不过看不到而已。如果想看到,就要按住 "command" 同时,将不要的图标喂给"黑洞",空间够的话,原本被吃掉的图标就会露出来了。
此外还发现了一个可能是的 bug。正常情况下,刘海区域只是黑色,但是实际是存在空间的,鼠标可以进入,从另一侧滑出。但是忘记什么条件下了,鼠标从一侧直接到了另一侧,不能进入"黑洞"了。
而且右侧的区域,图标会根据数量大小等,进行调整间距。有一种两端对齐的感觉。
我认为在右侧的超级宽的软件图标,应该优化下,否则其他程序的就看不到了。而且折叠类软件估计会热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