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le Watch 5 四个月的上手体验

在 Apple Watch 5 发售后,我就第一时间订购了。到现在已有 4 个月时间。在收到货之前,以及现在,大部分时候只要看到关于 Apple Watch 5 的文章,我也非常乐意去看下。

本想着体验 1 个月就写一写,结果发现体验不够准,而且覆盖面太少了。一拖再拖,直到过年。

为什么是 Apple Watch 5

最早我是用西铁城的光动能手表的。这个表太沉了,而且金属的表链配合苹果笔记本总有刮痕的声音。后来养成了看表的习惯,属于有手机都会额外看表的习惯,晚上也会看手表。但是西铁城只能靠吸收光线后,十二个刻度外加两根指针有荧光效果,并且荧光不能持续很久,我就在考虑更换一块手表了。不过这块手表好处是相对比较正式(其实表盘内还有计时器功能,还是觉得不太正式),并且有光就可以充电,我估计后续只有考试的时候会用了。

2019年初,买了小米手环 3。应该是刚出不太久,因为买的时候 NFC 版本还没有出。买小米手环主要是解决晚上/夜里看时间的问题,还有可以收到手机通知。其实这两个需求只要是个稍微能连接手机的的电子表就可以实现。选择小米手环 3 主要考虑到他是大厂成产并且便宜。

小米手环 3 在 Apple Watch 到手之前(2019年9月)也聊过了。可以参见 这里。虽然有很多问题,但是基本功能都算有了:夜里看时间、手机通知、运动记录、闹铃、长续航。只不过除了续航外,体验都不太好。

这就有了 Apple Watch 5 的机会。

你是愿意选择 200 块不到小米手环 4?还是花 3500 块去体验优秀的 Apple Watch 5?我选择后者。

超过 1000 块,为什么不直接选择一个目前地球上体验最好的设备呢?

题外话:当时没有 1300 元小米真-智能手表,也没有800 元小米手表 Color。这俩货是年底才推出的。不过要选的话,我估计真-智能手表看不上,他外观过分了啊。小米手表 Color 貌似有些卡,如果体验能上去,我愿意考虑。

订购

由于北京当时还没有 e-sim,而且我应该不会出现手表离开手机的情况,所以就只考虑普通版。

订购过程,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小插曲。

由于公司就在大悦城楼上,所以发布后我就非常关注。去试戴,咨询到货时间。

当时店员主要透露了两点,事后证明都是错的

  1. Apple Watch 有门店预约计划。在发布会上说了时间,官网会开放预约线上订购。同时可以开放线下预约。后来又有一个店员搭腔,说线上订购开放的第二天才会开放线下预约。
  2. 这个店员带的 Apple Watch 3,可以使用 1 天半多,预计 Apple Watch 5 两天问题不大。

事后才知道都是错误的。首先是预约,这个手表根本就没有线上预约线下取货的情况,所以不存在所谓的时间了。其次是 Apple Watch 5 根据这四个月的佩戴,续航 2 天的方案不是没有,是太极限了,基本上没有价值。

正是因为被欺骗了,导致我没有第一时间订购手表,第二天下午才订购。结果根据发货的统计,应该是第二批发货了。幸运的是,十一之前 2 天左右终于送到了。

此外,我研究了这次快递号,大概估算了每日的发货量和地区分布。由于原始文件丢失了,不过当时估算第一批也就是 2400 左右。第二批 1300 左右。比起手机还是差的太远了。

发货统计

手表细节

由于手表这么主流,我就不准备太多图片了。说说我的一些细节感受。

我订购的是44 mm 的普通铝金属,因为感觉一块过几年就会淘汰的手表,不值得买贵重外壳,并且我十分爱惜物品,基本上不会弄上太多划痕。

表带选择了小号、黑色。因为黑色大号根本订不到!至少要等 2 个月才有货。

开箱

手表正面

手表背面

手表安装后还有一条下表带

这里必须感谢一下最早(大概是发布前 1 个月左右)去大悦城店试戴时候的一个店员,他告诉我买小号就好,一是和我手腕正合适,不会有多出来的表带需要塞进卡扣里;二是小号套装里面除了一个上表带,是带有两个尺寸的下表带的,你自己可以换!不用直接买大号表带!事后也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!

手表体验

钱花到位了,体验自然查不了。我说说我最常用最期待的一些功能体验。

Always Display On 屏幕常亮

现在它终于是一块能随时看时间的手表了。Always Display On(屏幕常亮)只能用于 Apple Watch 5,可以实时看时间,不需要抬腕亮屏了。虽然 Apple Watch 5 灵敏度非常高,基本上不会遇到之前小米手环的垃圾体验,但是我还是开启了。这个功能属于开了就关不了的功能。

不过我感觉开启了屏幕常亮后,抬腕亮屏灵敏度有些许下降,大概相当于原来的 90~95% 灵敏度。而且加入颜色动画,感觉慢了很多。

提醒消息

可以理解原本 iPhone 的通知栏直接挪到了手表上。

对于系统自带的软件,比如手机收到邮件,通知栏可以看内容,可以删除、归档。那么手表也可以基本完成一样的操作,甚至还能提供更多的快捷回复语之类。

对于第三方软件,如果手表没安装 APP,或者 APP 不提供手机那种复杂的功能,那就是纯看通知了。当然如果安装了对应 APP,也是可以点击跳转到 APP的。

这里还有一个 bug,你们也可以感受下:

不能点击关闭

收到短信后,手表查阅。然后滚动到页面最下面,直到不能滚动为止。此时 “关闭” 按钮点击不了。好几个版本了,都不能点击。

指南针

我属于是出门找不到北的那种,之前手机的指南针就觉得非常有用。否则出了地铁找方向,只能开着导航走几十米,看看自己的方向…或者打开 iPhone 的指南针看下。所以指南针非常期待登录 Apple Watch 5。

实际来看,对我没什么卵用。买了之后除了体验玩了 2 次,实际这四个月只用了 1 次。因为我几乎不去不认识的地方!那指南针有啥用!

好不容易去个陌生的地方,那我没下地铁前就肯定开导航,查查出那个口比较近。之后…为啥我还要额外用手表看指南针,用手机直接看指南针不好吗?

所以这个非常期待的功能实际没什么卵用。

噪音检测

也是 Apple Watch 5 新增的功能。直接上结论,没用!

你身边有没有噪音你耳朵听不到吗?如果真听不到那这 3500 块的手表钱还不够你看病的!

现实大部分情况是你可能身边很嘈杂,但是却不能离开。比如你们公司隔壁装修,你也必须在你工位工作。

我能想到的唯一用途就是娱乐,比如我用机械键盘打字,看看噪音多少…(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这样测试过)

健康类(运动检测、记录、心率)

夜里下班骑车回家

首先我是不指望他监督我运动的,我只是希望能记录下而已。

虽然我平时就是戴着它只走路,每个季度能跑步一次就不错了。但是还是很喜欢他的半自动运动记录方式(它感觉你在运动,会过一小会主动问你,让你确认)。并且三个圆环展示效果非常好。唯独就是站立时间计算,我觉得很不准。

还有他的站立提醒、呼吸提醒,我都很喜欢。

现在我经常看看运动圆环,偶尔进行呼吸冥想,虽然不能逼迫自己运动,但已经起到敦促的效果了,有时候真的自己会运动一下。所以我认为它的体验是非常优秀的。

心率也是我有时候会用到的功能,通过 APP 我了解了自己休息、走路、跑步的心率情况,可喜的是国内没有开放心电图。

NFC 支付类

由于之前用的小米手环没有NFC,都是用手机刷公交。这次手表支持了,就直接在手机上把银行卡、公交卡切换到手表上了。

这里有一个问题,把手机的卡转移到手表上,成功之后手机上就没有卡了。

比如公交卡,原因应该是一张卡只能被绑定到一台设备上吧,当然手机还可以再重新开启一张新的公交卡(卡号不同,需要单独充值)。

每次都是刷手表,手机不用切换到刷卡页了。不过好像手机直接刷 NFC 对我也没有什么影响…但我觉得还是更方便一些,因为整个过程不需要准备手机了。而且,手表竟然可以直接用绑定的银行卡给公交卡充值,无需手机操作

闹钟

选择贴身电子设备好处就是闹钟可以只让自己醒而不用打扰他人。自从用了小米手环后就觉得这样的闹钟体验太好了。

这一点我在大学就非常有感受:平时爱迟到的人设置很早的闹铃,把其他人都叫醒了,自己却没醒。

手表和手机一样可以设置多个闹钟,到时候会震动提醒,力度很合适。之前小米手环有时候我竟然感觉不到,或者误碰了关闭按钮!Apple Watch 是点击屏幕左侧按钮,复杂度提升了一点点,正好合适。

地图

手表地图必须和手机地图联动,两个 APP 会同时启动,所以不能手表导航手机干别的了,尴尬。我唯一能想到这么做的优势是,手表只需要提供 GPS 接收外,其他计算都可以放到手机上完成,变相给手表省电。不过如果是 e-sim 卡版本呢?就不晓得了。

实际使用意义不大,因为我的手表离不开手机,那我为啥不用大屏幕设备进行导航?或者为啥不用高德地图导航,非要用系统自带地图?这么小的屏幕,获取的信息就太少了,也可能显示不完整。

导航可能遇到地名太长不完整显示

如果不是手机完成计算,那么手机也要开启地图不是鸡肋么?反正很难理解。

电话

很少用手表打电话,但是接电话确很方便。比如做饭时候,上卫生间时候(上卫生间竟然不拿手机!)、早晨洗漱时候,来个电话直接手表免提接听。还有就是手机被小孩拿走玩游戏时候,我可以通过手表直接打电话,而且手机那边没有任何影响(不会跳转到拨号功能,游戏可以继续),省时省力省心。

手电筒

表盘界面,从下向上滑动,可以看到手电筒。打开后屏幕亮度最大,白色。

这个功能太常用了,晚上不开夜灯我就靠它了。

其他

天气、计算器、拍照辅助、倒计时、计时器这些,我几乎没怎么用过。

天气主要是提供的内容太少了。

拍照辅助冷启动慢,而且经常手表看不到手机内容,是黑屏的。但是触摸对焦、拍照之类是 OK 的。

倒计时我就在做饭时候用过 2~3次。之前都是不停的看时间完成定时。

计时器,我又不跑步计时、玩魔方计时,这个实在是用不到。

和 MacOS 联动

Apple Watch竟然可以充当指纹设备有木有!当用苹果本需要唤起系统自带的密码输入框时候,按两下手表切换键(按两下相当于支付功能)等于输入了指纹!

在离开后锁屏,之后回来解锁时非常好用;还有就是系统设置时候需要进行解锁时。不过其他场景我遇到的非常少了。

手表佩戴

我是非常离不开手表的,除了充电意外,其他时间都会戴在手上。

户外

之前用小米手环,户外看时间基本看不清。现在 Apple Watch 体验好太多了。日期时间非常清楚。不过运动时候(比如骑车),个别运动数据是彩色的,有些暗,不是那么清楚。

白天骑车效果

洗澡

虽说 Apple Watch 防水,但是也是常温水。据说不防水蒸气。所以除了买之后带着它洗过澡 3~5 次,后续都是充电,或者藏在卫生间衣服里防止进水蒸气。洗澡是一种放松,所以中途经常会忘记自己洗澡时候洗了多久…

这一点小米手环比较好。由于没有按钮,密封相对好一点,只有外露充电电极,而且便宜,坏了不心疼,就无所谓洗澡防不防水了。

做饭、刷碗

做饭还好,之前忘了干什么,手不停地翻转,会导致反复抬腕亮屏。

刷碗时候我很慎重,怕油污沾到手表表盘、表带上,后续觉得清洗太麻烦。个别时候我还是选择摘下来,不过很多时候还是自己小心些,不弄上油污。

划痕

买手表时候同时在淘宝买了贴膜,水凝膜那种。

首先是这种膜特别容易滑动,第一张膜贴了3个月,最后因为偏移了20%导致我直接撕了。第二张膜过了一夜,就发生偏移,直接又撕了。到目前就没再贴膜了。

幸运的是,我的 Apple Watch 目前没有任何划痕,我想主要应该是注意保护外加铝金属没有那么差劲吧。

感觉最容易碰的位置是手表上侧靠近手的角,因为日常活动这里碰撞最多。其他三个边框我认为基本上不会碰到。

屏幕我几乎没有碰过,所以现在不贴膜了。

立式充电的手表

充电容易造成划痕,一是如果立式充电,那么总有一个边框直接放桌子上,会有磨损。所以还是建议平躺充电。

此外,充电中会自动息屏,没办法直接看时间。除非你给它一点轻微震动,或者在闹铃响前 5 分钟它也会逐渐亮屏。

所以拿它充电时候当时钟,不现实!除非像我家一样,桌子不是特别稳,电脑打字就会有轻微抖动。

第三方 APP

我装的第三方 APP 很少。

微信:主要是你不装它,就没办法进行高级一点的回复,或者查看历史聊天内容。APP 倒是感觉不卡,但是聊天排序、内容都不太准,像是网速极慢的那种。

支付宝:只能提供二维码被扫,好像还能查快递?反正我用不上,删除了。

一款记录饮水的 APP:忘了叫什么了,但是非常傻!我手机上也安装了,手机定时提醒,手表也定时提醒!是分开提醒的!这 APP 作者脑子是不是有问题…果断删除了。

微博:只能和别人 PK 步数!?一个微博只能统计步数?我装它有啥用?

墨迹天气:如果要看天气,我肯定看墨迹,因为提供的数据比自带的多很多,排版也容易理解。

手表续航和充电

手表续航可以单独拿出来说道说道了。

先说开启关闭哪些功能、以及一些模式:

  • 屏幕常亮开启
  • 心率检测开启
  • GPS 没办法关闭的,手表自动管理
  • 晚上睡觉开启剧院模式,屏幕黑屏
  • 平时主要是有推送消息,大概每天不到 100 条
  • 很少玩手表,一直玩手表比开启其它任何功能都费电

正常使用

平时我都是晚上充电,充满后带手表睡觉。早晨起来大概 90% 左右。夜间平均每小时耗电 1% 左右。这个主要是待机耗电,还有心率检测耗电。

白天大概每小时耗电 4% 左右。这个主要是屏幕常亮、心率检测、推送以及待机耗电。

这样每天晚上到家基本上还能剩下 40% 多的电量。个别时候能接近 50%,但是情况极少。

关闭功能情况

心率关闭

如果关闭心率,夜间能稍微省一点电,预计每小时耗电 0.7-1.0% 左右。白天预计每小时耗电 2.85% 左右。这样到家预计可以剩下 60% 不到的电量。由此来看,心率预计一天需要消耗 15% 左右电量。

心率、屏幕常亮都关闭

早晨起来剩余 95%。夜间预计每小时耗电 0.7-1.0% 左右。由于夜间已经剧院模式,所以屏幕常亮没什么用,开关不影响。白天预计每小时耗电 2.2-2.5% 左右。晚上下班到家预计可以剩下 65% 左右电量。由此来看,屏幕常亮大概一天需要消耗10-15% 左右的电量,和心率差不太多。但我感觉好像屏幕常亮大概应该在 15-20% 左右。可能还是测试数据量不够多或者有数据不太准。

噪音检测

根据苹果的设计,如果你不是打开到对应 APP 界面,或者表盘上有该 APP 的功能,那么该 APP 后台不会运行。

所以这个关闭与否无所谓。只要表盘没有此功能,那么默认就是关闭。上面我也说这个功能没啥用了,所以就没测试。

导航(GPS)

我记得我测试过,大概测试了 1 小时,不过数据找不到了。根据印象,导航 1 小时,费电 10% 左右。

运动模式(GPS、运动检测)

这个记不住自己是否测试过了,不做说明了。但应该比导航费电,因为除了 GPS外,还需要手表各种运动检测记录,这都需要手表自己来计算。

充电时间

一开始我都是晚上 10 点后,给笔记本解锁后,就放在桌上充电。这样一般从 30% 开始,需要充电一小时多。不过也有特别费电的时候,大概从 10% 不到,充满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。

有时候考虑加班,又怕坐地铁没电,中午休息打游戏时候,会充电半小时。所以很多时候上班都是带着充电器来回跑的。中午充电好处是,晚上可以更快速的充好电。因为好多次我都会忘记充。

11月,感觉特别费电,但我记得没有更新固件。目前原因也不知道。1月开始,又变的费电了,可能是温度低了?每天比上面提到的还要费掉 10%。所以最近1个月基本上天天带着充电器。

充电建议

首先如果你是用电大户,比如平时就爱手表玩游戏,这个是无解的。戒掉玩手表习惯。

如果和我一样基本上 24 小时佩戴,工作还算规律,可以考虑晚上一次 1.5 小时的充电,也可以分开充电。

如果 24 小时佩戴,并且工作不太规律,那么一定提前安排好充电,否则正常使用最多到第二天中午左右。

如果只是白天戴,那么无所谓啦,肯定一整天足够的。

我不建议早晨充电,主要是早晨时间普遍紧张,我洗漱、吃东西时候是非常关注时间的,防止赶不上车迟到等。而且就算充电,我从起床到出门也只有半小时时间,留给充电只有不到 20 分钟。手表的穿戴,解锁都需要时间,还不如到公司再充电。

硬撑 2 天方案

非要把 Apple Watch 用到 2 天,有些难度。我也不敢测试,怕耽误事。不过根据数据来看,还是有可能的。

首先晚上充好电,可以戴着睡觉。但关闭屏幕常亮、心率检测。晚上睡觉时候开启剧场模式,防止亮屏。这样早晨起来应该有 95% 左右。

白天除了看消息、看时间,其他功能要少用。估计晚上下班还可以有 60% 以上。

第二天早晨预计还能有 50%,第二天下班时预计还能有 15% 左右。这样甚至可以撑到第三天早上。

以上是理论数据,实际来看应该不太容易。第一天还好,剩余 60% 应该很容易(我剩余过 68%)。但是30-70% 这个阶段电量感觉不耐用,第二天可能掉电会快一些。

这么极限,会让使用体验大幅下降。所以它还是一天一充设备。

纯电子表的方案

如果只把它当做一块纯电子表,那么续航肯定长很多,但是体验太差了,具体能多久没测试。

操作:没表盘显示界面里,从下面向上滑,点击电量,即可看到省电模式。切换之后,只能看时间,并且只能使用电子数字方式显示,也不能抬腕亮屏,需要按两个实体按钮(任意均可)才能看时间,并且按了之后需要等1-2秒才能显示。其他啥都没有了。这相当于智能系统关机了,只保留屏幕显示和时间驱动。

这个模式,还远不如小米手环好用。我不知道它的意义是什么。难道就是为了应急看下时间?

退出省电模式也很容易,重启手表…其实就是重新开启智能系统。按住开关机键 3 秒就好了。

省电模式简直是垃圾…绝对不要用。

–END–